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动态||上海交通大学彭勃教授应邀作客南国讲堂第212讲

  现代大学教育之发展,瞬息万变。而社会国家及宇宙太空事物,无时不在变动之中。故培育人才,如何以适应社会之需要,如何以改进社会之事业,以达到社会福利之最高标准,大学教育之责任重大也——陈炳权(广州大学创校校长)



南国讲堂第212讲:

“从疫情防控国家治理优势及问题”

2020年10月26日晚上,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公共政策与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彭勃先生受邀做了题为“从疫情防控看国家治理优势及问题”的精彩讲座,此次讲座在腾讯会议线上举行,由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枫云副院长主持,我院全体研究生新生和本科生新生参加此次讲座。

王枫云副院长首先介绍了彭勃教授的学术背景。彭勃教授是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创新中心主任,担任民政部全国基层政权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监察委员会特约监察员,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浦江人才等荣誉,先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法国巴黎政治学院、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挪威卑尔根大学和日本关西学院大学等世界著名高校担任各科教授并从事访问学者的工作。随后,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陈潭院长对彭勃教授首次莅临南国讲堂表示感谢和欢迎,感谢彭勃教授对我院师生工作的支持以及在学术方面的指导,希望同学们都有所收获。



彭勃老师从我国的防控成效和突显的优势指出疫情防控话题的重要性,提出了我们在进行学术研究时应该思考的一些问题,包括我国如何集中力量办大事,如何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我们的制度到底存在哪些优势等问题。基于疫情的背景以及疫情带来的问题,彭勃教授将从五个方面进行讲解。


一、抗疫斗争中的国家治理成绩

彭教授阐释了“黑天鹅事件”和“灰犀牛事件”的含义,指出这次的新冠疫情已经不止是“黑天鹅事件”,可以说是“黑天鹅湖事件”,同时彭教授结合《风险社会》这本书,说明现代社会正在进入风险社会时代。相对于传统的社会,现代的风险社会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其信息传播和社会连接程度高;二是现代社会将风险切割,风险分散后难以察觉,但是仍会聚集;三是现代风险是潜在的,流动的,聚集的,找不到责任人,难以防范。这种系统性风险是全人类、全体系、全球化的,涉及经济生活,社会交往、政府管理、对外贸易等方面,这是现代化以来对人类的冲击和挑战,尤其是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考验。针对我国如何赢得抗疫胜利这一问题,彭教授总结了我国疫情治理的标准答卷:采用家长式“三无”治理模式,在执行做到“无掣肘决策”、“无条件执行”以及“无保留投入”。需要注意的是,各国的治理体制和社会基础不同,这样的答卷不是通用的。



二、中国抗疫模式的治理优势

彭教授将我国和西方的防治措施进行对比,指出疫情成功防控不在于医疗水平的高低,而考验的是一个国家的公共卫生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对比西方的“以时间换空间”,我国的“空间换时间”措施为全球赢得了很多准备的时间,但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我们的优势到底在哪里,我们行管和社会学专业在解决这一问题上有优势。我国在“逐步排查”和“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方面做得很好,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两项措施反映的是我国政府管控和社会治理能力以及基层执行能力。此次疫情给基层带来困难,但是也考验了我国的基层治理能力,彭教授总结了基础性治理能力的源泉主要来自三方面:国家的根系发达深植于基层社区,人民对国家的信任,公共政策和行政管理在基层的创造性转化。



三、国家治理的重大问题及其应对

在正常情况下,我国仍然潜在很多问题,需要认真防治。城市治理中不仅要管理人,还要管理不具有生命特征的“部件”,政府要管理的事情很多,导致压力很大。从毛主席提出“政治挂帅”到邓小平同志促进经济发展到江泽民书记进行社会建设,彭老师分析了我国社会治理观念的逐渐转变,我国社会发生了变化,我国进入的城市时代,城市化带来的城中村和流动人口等问题急需解决。城市时代的社会是权利社会,其存在利益放大和权利义务不对等这两个问题,彭老师还结合我国老龄化带来的利益纷争和赡养困难的现实问题讲解了现代社会治理的种种困难,最后指出要依靠家庭来防范这些问题,家庭的小型化和破碎化是社会治理的一个趋势,“原子化”社会、流动社会、断裂社会、风险社会也逐渐出现,这些都依赖政府的管理。



四、中国国家治理模式的理论分析

我国政府的管理水平相对较高了,为什么政府还在反思改进?彭教授首先对“合法性”的概念进行阐释,老百姓的支持度和满意度是政府存在合法性的依据。合法性是中国国家治理的核心命题,也是政权最重要的基石,而社会治理的核心实质问题就是政权的合法性问题。我们要从国家治理的效果中吸取合法性,合法性也基于绩效,但是绩效性或有效性不能代替合法性。我们国家要集中力量办大事,也要做好关键小事,但是政府官员有时候会顾此失彼,彭教授再次引用上海市晒衣服的现实案例,指出政府在处理社会大事与小事时面临的两难。



五、“中国之治”的现代化路径

基于上面提到的社会治理难题,彭教授将“中国之治”放在我国今天的历史节点并结合我国的历史方位来看。我国现今不只是要满足老百姓的需求,而是认清我国的历史方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而奋斗。在这样的方位下,我国社会治理的深层次目标有:从碎片到整体,从单一到多元,从表面到深层以及从“运动-应对”到战略型。彭老师点赞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智慧,引用总书记对“管理”和“治理”的看法,进一步指出治理的要义,治理体系的建设需要政府提升治理水平和能力,发挥社会力量,做好社区事务的分类处置,用体系化思维进行社会治理,如此才能获得最好的治理效果,发挥我们的优势,让人民获得幸福感。



在讲座的总结和提问环节,王枫云副院长总结了这次讲座的内容,本次讲座从抗疫斗争中的国家治理成绩、中国抗疫模式的治理优势、国家治理的重大问题及其应对、中国国家治理模式的理论分析以及“中国之治”的现代化路径这五个方面讲解了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我国的治理优势及问题,其中不乏深刻的见解,可以看出彭教授丰富的调研实践经历,王副院长对彭教授多做调研,扎根实践的治学观念表示肯定和赞同。在提问环节,同学们针对社会积极性,发展协调性,技术治理存在的不足以及预防工作的落实等方面的问题与彭教授进行探讨,本次讲座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给同学们带来很多启发。



文字 | 陈春苑编辑 | 肖文正编审 | 李利文监制 | 王枫云


回归学堂||第10讲:紫禁城:从皇宫到博物院

回归学堂||第9讲:研途修筑梦想,经验拨开迷茫

南国讲堂||第212讲:从疫情防控看国家治理优势及问题

南国讲堂||第211讲: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若干思考


谷琶公告||广州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谷琶公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1研招专业目录

谷琶公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接收2021推免生通告

谷琶公告||广东省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考报名须知

谷琶公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招聘启事

谷琶公告||广州大学2020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

谷琶公告||《公达家书》面向海内外院友征稿启事

谷琶公告||第三届羊城廉政智库建设论坛征稿启事

谷琶公告||《农业6.0》面向海峡两岸征稿函

谷琶辑刊||《南方治理评论》征稿启事

谷琶辑刊||《社会创新研究》征稿启事

张庆鹏:三线并举打造“多平台+全过程”在线教学

熊美娟:基于“Mooc+在线直播”的统计学课程教学
刘建义:行政管理5A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王枫云: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姚华松:关注“附近”与“日常”的接地气教学
姚华松:七嘴八舌话“地摊经济”
王霞:网络协同的智能教学模式及其课堂实践
张惠:拓展融合精致案例的在线开放式教学
程潮:在线教学的经验体会与案例应用刘念:打造师生在线学习共同体肖栩:推进线上教学迈向新高度黄鑫:坚持疫情防控和人才培养两手不放松
林曼曼:把课堂和论文放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公达家书||第1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2封:选择了远方,就风雨兼程
公达家书||第3封:带着爱与支持,成就更好自己
公达家书||第4封:前路漫漫,相继而行
公达家书||第5封:云中锦书,衔于桂花
公达家书||第6封:寻找大学生活的社会现场公达家书||第7封: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公达家书||第8封:不说再见,只因远行是归程
公达家书||第9封:你是我人生最美的遇见
公达家书||第10封:来时携初心,别时亦如初
公达家书||第11封:让阅读和城市的温暖传递
公达家书||第12封:永生难忘的美好时光
公达家书||第13封:在光与爱中努力奔跑
公达家书||第14封:无高考,不青春

公达家书||第15封:研究需自训练始

公达家书||第16封:期待遇见最好的自己

公达家书||第17封:触摸质性研究的温度

公达家书||第18封:自然之回望

公达家书||第19封:最近的距离,彼此的牵挂

公达家书||第20封:重建我们生活的新秩序

公达家书||第21封:在怀念和寻找中行走

公达家书||第22封:寄思故乡,感念师恩

公达家书||第23封:爱我所爱,初心如磐

公达家书||第24封:立足时代,书写青春

公达家书||第25封:敢梦敢当,行则将至

公达家书||第26封:博学笃行,行远自迩

公达家书||第27封:诠释青春,铸就辉煌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